一:进入LED市场门槛较低
由于进入LED市场门槛较低,容易实现滚动发展,因此国内建厂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。尽管我国LED产业基础比较薄弱,但是通过聘请海外技术人员,在技术上已取得很大突破,很多企业也已取得自主知识产权,研究LED光源。与国际大厂的整体差距也在不断缩小。尤其是在UV固化方面已经取代了很多传统的固化设备。目前,国内部分优势企业已具备核心专利技术。
二:劳动力成本优势
半导体照明产业,尤其是LED芯片封装和照明系统产业,不仅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,也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。我国具备明显的劳动力成本优势,发展半导体照明产业,能够充分发挥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,带动相关产业、增加出口、吸纳就业。
三: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
面对半导体照明市场巨大诱惑,国内LED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,在珠江三角洲、长江三角洲、东南地区、北京与大连等北方地区四大区域,我国LED产业已经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。总体而言,我国的LED产业格局南方产业化程度较高,而北方依托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产品研发实力较强。在地域分布上,珠三角和长三角是国内LED产业最为集中的地区,上中下游产业链比较完整,集中了全国80%以上的相关企业,也是国内LED产业发展最快的区域,产业综合优势比较明显。与LED有关的设备及原材料供应商纷纷在这两个区域落户,与国际应用市场便捷的联系为LED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服务及市场环境,产业集群效应正在逐步显现。
四:产业政策支持
我国每年用于照明的电力接近2500亿度,只要有三分之一采用LED照明,每年便可节约800亿度电,相当于三峡电站总的发电量。因此,政策上将加大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力度,大力推广节能的使用范围,引导并推广节能灯具。
五:市场不易形成垄断
从国内LED应用市场来看,国内LED点光源、建筑照明、显示屏及交通信号灯合计占比56%,这些市场总量增长比较快,但相对分散,技术标准也不统一;在小尺寸背光与汽车上的应用合计只有7%。但是通用照明市场才是LED的未来主要市场,国内市场容量大,终端消费市场也比较分散,不容易形成垄断。因此,国内企业生存空间比较广阔。